你对查干湖冬捕知道多少
查干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亦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湖中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鱼类,其中胖头鱼是查干湖上最受欢迎的招牌鱼。因其渔产丰富,生活在湖边的人们世代靠捕鱼为生,其中以冬季冰雪捕鱼最为神奇。
相传,在辽金时期,辽帝圣达宗喜欢吃“冰鱼”,每到冰封湖面之际,便会带领家眷浩浩荡荡的来到查干湖上,搭建帐篷,再将里面的冰层刮薄,直至能清晰的看到冰下的鱼儿。等到想吃之时,只需敲破薄冰,就会有鲜活的鱼儿接二连三的跳上冰面,成为盘中之餐。而且,冬季捕鱼易于保存和运输,因此冬季捕鱼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查干湖的冬季捕鱼活动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名的吉林八景之一,其场面壮观浩大,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冬捕前需要进行祭湖醒网,参加祭祀仪式的人员位置也是十分讲究的:主祭人员在祭祀现场最前排,供品桌后站立,主祭人员从左至右排列有蒙古族鱼夫把头、蒙古族人萨满(博)、喇嘛主持;祭祀开始后,两位蒙古族祭祀诵辞者分别向前方冰槽和渔网处敬献哈达和抛撒贡品;而后两位祭祀诵辞者分别引领蒙古族族人代表、渔夫代表八人,同时祭祀两处敖包,按顺时针方向绕三圈,敬献哈达、抛撒牛奶和奶酒。祭湖词慷慨激昂,是人与自然神明的精神共鸣。
喝完壮行酒之后,随着鱼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场面浩大而壮观。加之鞭炮齐燃 ,赶马车的吆喝声、鱼把头的号子声、爆竹声、喇嘛的诵经声、马铃声、鼓声、号角声,在宽广的查干湖面上飘荡,使寂静的雪地散发出蓬勃的激情与热血。冬捕好手们会在鱼把头的带领下,选好多个冰眼,用特殊的工具钻开,并下入大网,用大钩将网一点点放入冰下,并随时掌握网的轻与沉 。两侧网前进到出网眼后,已将整个网全部下入水中,这时就等着鱼儿们钻入网中。
因为一次网的渔获非常多,出网一般要多匹马拉动网轮,才能将渔获捞出。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冬捕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这种猎杀不绝的做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所在。查干湖冬捕非常值得一看,不仅能观赏到神圣而奇妙的冬捕活动,还能吃到最鲜美的冬鱼,民族使者美美为你推荐以下路线:哈尔滨—东升林场—二道白河(长白山脚下)—长白山景区—二道白河—吉林滑雪—吉林市—雾凇岛—长春—查干湖冬捕—哈尔滨。
了解更多东北三省民族旅游详细资讯,欢迎关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游网,带你游遍56个民族
查干湖鱼,产量不大,且不说味道如何,附加的市场增值和民俗增值足以让查干湖的鱼变得昂贵!另外贵的原因就是市场炒作了。查干湖的鱼就算你亲眼看见从湖里打捞上来都未必是查干湖的鱼,挂着查干湖名号的鱼80%都是外地水库运来的,大安月亮泡水库的鱼居多。一部分鱼称为洗澡鱼,就是入冬前放入的成品鱼,待到冬捕时候在打捞出来,另外一部分连湖水都不进了,地道的挂羊头!只能成为查干湖卖的鱼不能称为查干湖里的鱼…
我对查干湖的了解就是提前炒作把名气炒起来了有钱人觉得去查干湖是件有档次的事 再然后从夏天就放入别的地方的鱼洗个澡再捞上来 请个明星一造势 赚钱就可以了 别问我怎么知道 我天天送货经过查干湖
看冬捕,到查干湖,这已经是一个品牌。对于没有见过冬捕的朋友,我建议还是来看看,挺有意思,虽然现在商业化越来越重,但也证明它的与众不同和人们心中认可程度。至于全鱼宴,我觉得没啥必要,太奢侈,简单找一个当地农家乐就非常有特色了。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干湖冬捕是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